点此问诊著名十二指肠溃疡专家
相关不适

首页 > 全部不适> 十二指肠溃疡

十二指肠溃疡

编者按:为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,可靠性及权威性,文中内容及用词较为专业化确难以避免,阅读本文后若仍有疑问可以点此向我提问。对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,我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分享到:
编者按:为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,可靠性及权威性,文中内容及用词较为专业化确难以避免,阅读本文后若仍有疑问可以通过扫描上方二维码向我提问。对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,我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  • 就诊科室

    消化科

  • 常见证型

    胃气壅滞、脾胃蕴热、瘀血阻滞、胃阴不足、肝胃气滞、肝胃郁热、脾胃虚寒、肝火犯胃、气虚血溢、脾虚气陷

  • 病因病机

    可由外邪犯胃、饮食不节、情志不畅、脾胃虚弱等所致

有0位擅长治「十二指肠溃疡」的专家

十二指肠溃疡

定义

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。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,发于十二指肠处则称为十二指肠溃疡。中医学中关于本病尚无完整的论述。根据其以慢性、周期性、节律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,现多认为本病应属于中医学“胃脘痛”范畴。临床上本病还可见呕血、便血等症状。

症状

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,可为钝痛、灼痛、胀痛或剧痛,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,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。临床上约有2/3的疼痛呈节律性:早餐后1-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,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。食后2-4小时又痛,进餐后可缓解。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,患者常可痛醒。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,随着缓解数月,可反复发生。

病因病机

本病初发,多属实证,其病主要在胃,间可及肝;病久,常见虚证,其病位主要在脾,亦有虚实夹杂者,或脾胃同病,或肝脾同病。

一、外邪犯胃

外邪之中以寒邪最易犯胃,夏暑之季,暑热、湿浊之邪也间或有之。邪气客胃,胃气受伤,轻则气机壅滞,重则和降失司,而致胃脘作痛。寒主凝滞,多见绞痛;暑热急迫,常致灼痛;湿浊黏腻,常见闷痛。

二、饮食不节

胃主受纳,开窍于口。若过食生冷油腻,饥饱失调,寒热不适,偏嗜烟酒,或用伤胃药物,均可伐伤胃气,气机升降失调而致胃痛。目前,临床上以过食肥甘及烟酒致病最为常见,因厚味及烟酒有湿热或燥热之性,停于胃腑耗伤津液,久则损脾。

三、情志不畅

情志所伤,使肝脾功能受到影响,也能引起胃痛。如气郁恼怒则伤肝,肝气失于疏泄条达,横犯脾胃,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,气血阻滞则伤胃,忧思恼怒则伤脾。脾伤而运化失司,升降失常,气机不畅也可致本病。

四、脾胃虚弱

劳倦太过,失血过多,或久病不愈,伤及脾胃;或身体素虚,脾胃不健,运化无权,升降转枢乏力,气机阻滞而致胃痛;若中气下陷者,病情可进一步加重;若脾胃阳虚,阴寒内生,胃络失于温养,则拘急而痛;若胃病日久,阴津暗耗,胃失濡养,气机失调,也致本病。

中医治疗

本病的辨证应以胃、肝、脾之脏腑辨证为纲,以八纲辨证为目,加以疏理为要。胃痛,初病在气,实证居多,病位有在胃、在肝之别。其中受寒、冒暑、伤食、积热易伤胃,使胃气壅滞,甚至不降反逆;情志不遂易损肝,肝气郁结则犯胃,致肝胃气滞。气滞郁久化热或久病入络,日久则耗伤其阴。胃病失治,由胃及脾,脾病以虚证居多,虚中夹实,间而有之。脾病或见脾气虚弱,或见中气下陷,或见脾阳不振。

因此,本病的治疗,治胃以理气和胃通降为主,依病因之异,或散寒,或祛暑,或消食,或清热,或化瘀,久则阴伤者养阴益胃,分别施治。治肝以疏肝解郁为主,化热则清肝,入络则行血,阴伤则滋养。治脾以健脾益气为主,下降者升提,阳虚者温补。若临证之时,见肝胃、肝脾或脾胃同病者,又当权衡标本轻重,辨证施治。

一、胃痛辨治

胃气壅滞者,治以理气和胃止痛;胃中蕴热者,治以清胃泻热,和中止痛;瘀血阻滞者,治以理气活血,化瘀止痛;胃阴不足者,治以益胃和中;肝胃气滞者,治以疏肝和胃,理气止痛;肝胃郁热者,治以清肝泄热,和胃止痛;脾胃虚寒者,治以温中健脾。

二、呕血辨治

胃中积热者,治以清胃泻热,凉血止血;肝火犯胃者,治以清肝泻火,凉血止血;气虚血溢者,治以益气摄血。

三、便血辨治

证属肝胃郁热者,表现为便血色暗,胃脘疼痛,口渴口臭,烦躁易怒,嗳气脘胀,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,治宜泻肝清胃止血;证属脾虚气陷者,表现为大便下血色淡,排便无力,精神疲倦,肛门下坠或脱肛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弱。治宜补脾益气摄血。证属脾胃虚寒者,表现为大便下血色淡暗,排便无力,精神疲倦,畏寒肢冷、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治宜温阳健脾、养血止血。

名老中医经验

一、田德禄

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疼痛多在饭后2-4小时,往往进食后可以缓解,此属脾虚气弱;另一特征为夜间疼痛,此属血瘀。研究表明,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正常淡红舌或淡舌、白苔薄苔多见,活动期以薄黄多见,说明其病理以本虚标实为主,脾气虚为发病之本,湿热邪毒为病因,致使病变局部血脉瘀阻,化腐为疡,与脾胃肝相关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应当标本兼顾,宗健脾活血解毒之法,其基本方为:连翘、生黄芪、炒赤芍、生甘草、炒五灵脂、生蒲黄、三七粉、黄连、吴茱萸或乌贼骨。

二、劳绍贤

劳绍贤教授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、临床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。他认为气滞血瘀和局部炎症活动是溃疡病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机制,运用清热消炎、活血化瘀疗法有助于增加疗效,并得到了实验药理学研究的初步证实。临床观察结果显示,消化性溃疡以脾虚肝郁、肝胃不和型为多,单纯性脾虚较少,且辨证分型与溃疡局灶的病理阶段和炎性程度有密切关系。劳教授根据脾虚肝郁属本虚标实的特点,并抓住气滞血瘀与局部炎症活动的病理机制,从“标”入手进行治疗,以清热化瘀立法,采用和胃方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
西方医学

定义

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,主要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十二指肠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,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。

病因

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本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。除此之外,本病可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、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有关,还与长期吸烟,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、咖啡有一定关系。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的人易患本病,遗传因素、免疫缺陷也是引起本病的病因。

发病机制

在各类病因的作用下,粘膜持续糜烂可进展为溃疡。本病发病的机制是胃酸、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黏膜的防御能力间失去平衡,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。

治疗

1. 药物治疗

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,H2受体拮抗剂、抗胆碱能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;用抗菌药物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;使用枸橼酸铋钾等铋剂阻断胃酸、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,也常用铝碳酸镁、磷酸铝、氢氧化铝凝胶、硫糖铝等弱碱性药物用于中和胃酸,以保护黏膜。

2. 患者教育

嘱患者减轻精神压力,适当休息,停服不必要的非甾体抗炎药,如必须服用,可遵医嘱同时加用抑酸和保护黏膜的药物。

3. 外科手术

本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,况且手术治疗本身的并发症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,而无助于预防溃疡复发。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考虑手术治疗:第一,大量出血经药物、胃镜及血管介入治疗无效时;第二,急性穿孔及慢性穿透溃疡;第三,十二指肠管腔狭窄而致梗阻。

调护

一、慎起居

平素应注意防寒和胃脘部保暖,戒烟戒酒,规律作息,适当运动。

二、节饮食

少食辛辣、油腻之品,避免加重胃肠负担;少食生冷、刺激性食物;饮食规律,定时定量,温度适宜,且应当细嚼慢咽。

参考文献

[1]田德禄. 中医内科学[M].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 2013.

[2]习栓成, 尚林周. 田德录教授治疗胃,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[J].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 1993(4):32-33.

[3]解冰.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治[J]. 医学信息旬刊, 2011, 24(9):4547-4547.

[4]贺二女.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分析[J]. 内蒙古中医药, 2012, 31(20):63-63.

[5]林建德. 胃、十二指肠溃疡辨证论治体会[J]. 新中医, 1981(7).

[6]陈横昌. 脾胃学说与十二指肠溃疡[J].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 1993(1):12-14.

展开全文

小鹿中医

支持平台

扫描二维码安装

  • 购买服务

    对症选择名医
    一键购买服务

  • 问诊单填写

    填写详细问诊单
    医生了解更全面

  • 中医咨询

    名医在线咨询
    全面解答疑惑

  • 线上购药

    小鹿精选药材
    次日送货上门

下载小鹿中医客户端

小鹿中医

您手边的中医调理专家

下载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