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此问诊著名痔疮专家
相关不适

首页 > 全部不适> 痔疮

痔疮

编者按:为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,可靠性及权威性,文中内容及用词较为专业化确难以避免,阅读本文后若仍有疑问可以点此向我提问。对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,我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分享到:
编者按:为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,可靠性及权威性,文中内容及用词较为专业化确难以避免,阅读本文后若仍有疑问可以通过扫描上方二维码向我提问。对于真正有需要的患者,我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  • 就诊科室

    外科

  • 常见证型

    风伤肠络、湿热下注、气滞血瘀、脾虚气陷、湿热下注

  • 病因病机

    可由风伤肠络、湿热内结、气滞血瘀、脾虚气陷、湿热下注等所致

有0位擅长治「痔疮」的专家

痔疮

定义

痔,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、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,又称痔疮、痔核。以便血、脱出、肿痛为临床特点。临床上可以分为内痔、外痔、混合痔。

内痔,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上,直肠末端粘膜下的静脉丛扩大、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。其中好发于截石位的 3、 7、 11 点处,通常称为母痔,其余部位发生的则成为子痔。

外痔,发生于肛管齿状线以下。由于临床症状、病理表现及其过程不同,可分为炎性外痔、血栓性外痔、结缔组织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四种。

西医对痔的定义同中医基本一致,对病因病机尚无定论,目前较认同的有“静脉曲张”、“血管增生”、“肛坠下移”。

症状及伴随症状

以便血、脱出、肿痛为主要临床症状,可伴有肛门瘙痒;或肛门灼热;或肛缘水肿、血栓形成;或面白少华、神疲乏力、少气懒言、纳少便溏;或便干、溲赤等症状。

病因

痔疮的发生多因脏腑本虚,兼因久立久坐,负重远行,或长期便秘,或泻痢日久,或临厕久蹲,或饮食不节,过食辛辣醇酒厚味之品,导致脏腑功能阴阳失调,风湿燥热下迫大肠,瘀阻魄门,瘀血浊气结滞不散,筋脉懈纵而成痔。

病机

一、发病

男女老幼均可以发病,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痔的发病率占肛肠类疾病的 87.25%,居首位,故古人有“十人九痔”的说法,且多见于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。

二、病位

病位主要在大肠。

三、病性

有实有虚,实证居多。

四、病势

初起多痔核较小,以便血为主,若不重视,可发展成更严重的痔,痔核增大,甚至可以脱出,且不能及时回纳。

五、病机转化

风伤肠络时,风善行而数变,又多夹热,风热伤于肠络,导致血不归经而溢与脉外,所下之血色泽鲜红,下血暴急如喷射状;湿热下注伤及脾胃而滋生内湿,湿与热结,下迫大肠,导致肛门气血纵横,经络交错而生痔;热结肠燥,气机阻滞而运行不畅,气滞则血瘀阻于肛门,故肛门内有物脱出,坠胀疼痛,气机不畅,统摄无力,则血不巡经,导致血栓形成;脾虚气陷,中气不足,无力摄纳,导致痔核脱出不得回纳,气虚则无以生化,无力摄血,气虚则血虚,导致气血两虚,故下血量多而色淡。

辨证论治

一、内痔

多适用于Ⅰ、Ⅱ期内痔(Ⅰ期内痔:痔核较小,不脱出,以便血为主;Ⅱ期内痔:痔核较大,大便时可脱出肛外,便后可自行回纳,便血或多或少);或内痔嵌顿伴有继发感染;或年老体弱者发病;或内痔兼有严重慢性疾病不宜手术者。

1. 风伤肠络证

主症见大便带血、滴血或喷射状出血,血色鲜红,或有肛门瘙痒,舌质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。

治宜清热凉血祛风。

2. 湿热下注证

主症见便色鲜红,量较多,肛内肿物外脱,可自行回缩,肛门灼热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
治宜清热利湿止血。

3. 气滞血瘀证

肛内肿物脱出,甚或嵌顿,肛门紧缩,坠胀疼痛,甚或肛缘水肿、血栓形成,触痛明显,舌质红或暗红,苔白或黄,脉弦细涩。

治宜清热利湿,祛风活血。

4. 脾虚气陷证

主症见肛门松弛,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,便血色鲜或淡,面白少华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纳少便溏,舌质淡,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弱。

治宜补中益气。

5. 湿热下注证

主症见便后肛门缘肿物隆起不缩小,坠胀感明显,甚则灼痛或有滋水,便干,溲赤,舌红,苔黄你,脉滑数。

治宜清热利湿,活血散瘀。

二、外痔

1. 炎性外痔
湿热蕴结证

主症见肛缘肿物肿胀、疼痛,咳嗽、行走、坐位均可使疼痛加重,便干,溲赤,舌质红,苔薄黄或黄腻,脉滑数或浮数。

治宜清热祛风利湿。

2. 血栓性外痔
血热瘀阻证

主症见肛缘肿物突起,肿痛剧烈难忍,肛门坠胀疼痛,局部可以触及硬结,其色暗紫,伴便秘,口渴,烦热,舌紫,苔淡黄,脉弦涩。

治宜清热凉血,消肿止痛。

3. 结缔组织性外痔

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要内治或外治,只有反复炎性发作、肿胀明显时才考虑手术治疗。

4. 静脉曲张性外痔

一般无需内治,若染毒者可按照如下证型治疗。

三、混合痔

参照内、外痔的治疗,进行辨证论治即可。

鉴别

一、直肠息肉

痔与本病共同点是肿物脱出及便血,但本病多见于儿童,脱出物为肉红色,一般为单个,有长蒂,头圆,表面光滑,质地较痔核硬,可活动,容易出血,以便血、滴血为主,多无射血现象。

二、肛乳头肥大

痔与本病的共同点是肿物脱出,但本病脱出物呈锥形或鼓锤状,灰白色,表面为上皮,质地较硬,一般无便血,常有疼痛或肛门坠胀,过度肥大者便后可脱出肛门外。

三、肛裂

痔与本病共同点是便血,但本病排便时肛门疼痛伴出血,且疼痛呈周期性,便秘时尤甚,局部检查可见肛管部位有明显裂口,多在6或12点处。

四、直肠癌

痔与本病共同点是便血。但本病是粪便中混有脓血,多为暗红或暗紫色,常伴有黏液或腐臭的分泌物,大便变扁或变细,便次增多,里急后重,指检可触及菜花状块物,或凹凸不平的溃疡,易出血,不能推动,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切片可确诊。

预后转归

预后较好,临床治愈率高。但痔疮的痊愈以及预防需要生活方式的调整。

调护

1)注意饮食起居,生活要有规律,多进行体育锻炼,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,促进胃肠蠕动。
2)预防便秘。便秘是诱发痔疮的原因之一,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对顽固性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。治疗原发病,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,以免直肠黏膜感觉迟钝,排便反射迟钝,加重便秘,反使痔疮发生。
3)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纠正久忍大便,防止蹲厕时间过长,从事久坐工作的人员要经常站起做一下运动,以利于肛门部的血液循环,排便时闭口静思,不谈笑。
4)保持肛门周围清洁,注意卫生,保持局部干燥,每天大便后、睡前各清洗肛门皮肤一次,防治感染,以免诱发或加重痔疮,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热敷,勤换内裤,尤其是痔疮发作时,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肛门热水坐浴,可促进肛门部血液循环,及时治疗肠道炎症和肛门局部炎症。
5)注意下身保暖,保持血液通畅,多饮开水,避免缺水,以免因缺水肠道干涩,从而引起大便干结。
6)凡能引起腹内压增加的疾病,应及时治疗,如痢疾、腹泻、肝硬化等,及时治疗心、肺、肝等全身性疾病,以免引起腹压增加、痔静脉高压。
7)注意孕产期保健,妇女妊娠后,子宫膨大影响痔静脉回流,易诱发痔疮,且孕期一般活动较少,引起大便干燥而诱发痔疮,产后大量血液流失,肠道干枯少津,便干便秘,加重或诱发痔疮。因此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,避免久坐久立,每次便后用温水薰洗肛门局部,改善血液循环,产后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,如蜂蜜等,防止大便干燥,引起痔疮。
8)常做提肛运动,具体做法是:全身放松,或坐或立或卧均可,摒弃一切杂念,有意收缩肛门,缓慢上提,意想把下陷之气提至丹田,然后放松,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,一般每次做三十次,每天两次,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,办公时、乘车时、看电视时、走路时、都可做,效果很好。
9)自我按摩:痔疮是局部血脉瘀结的结果,按摩为我国传统健身祛病的方法之一,中医经络的长强穴(尾骨尖前面)为治疗痔疮首选穴位,取长强穴按摩可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在预防和治疗上都是很有效的。
10)及时用药,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,如轻度不适、疼痛、瘙痒、便血时,应及时用药,往往事半功倍。

参考文献

[1]贾立刚,宋立峰,孙清晨.中医药治疗痔疮的研究概述[J].环球中医药,2012,04:317-320.

[2]黄祥. 痔疮现代治疗进展[J]. 中国卫生产业,2012,06:167-168.

[3]杨凤. 痔疮的中医药治疗概述[J]. 中医临床研究,2013,19:119-121.

[4]孟玮. 痔疮的形成、治疗及预防[J].中国现代药物应用,2011,07:126-127.

[5]张宁. 中医药治疗痔疮的概况[J].贵阳中医学院学报,2011,04:137-139.

[6]郭琳,王灿,刘佃温,苗明三. 中药外用治疗痔疮特点分析[J]. 中医学报,2015,02:202-205.

[7]张庆莲,黄娟,皮凤娟,邵单炫,张盛敏.中医药非手术治疗痔疮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,2014,02:188-190.

[8]李胜. 痔疮的发病与治疗综述[J]. 中国医药指南,2014,01:43-44.

[9]罗由平,周文浩,刘宁.痔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[J].基层医学论坛,2010,25:777-779.

展开全文

小鹿中医

支持平台

扫描二维码安装

  • 购买服务

    对症选择名医
    一键购买服务

  • 问诊单填写

    填写详细问诊单
    医生了解更全面

  • 中医咨询

    名医在线咨询
    全面解答疑惑

  • 线上购药

    小鹿精选药材
    次日送货上门

下载小鹿中医客户端

小鹿中医

您手边的中医调理专家

下载 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