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全部不适> 肛瘘
肛瘘
肛瘘
定义
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通道,也称为肛管直肠瘘,简称肛瘘。古代文献又称痔漏、漏疮、穿肠漏等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肛瘘。一般由原发性内口、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,也有仅具内口或外口者。内口为原发性,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;外口是继发的,在肛门周围皮肤上,常不止一个。肛瘘多是肛痈的后遗症。临床上分为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。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、疼痛、瘙痒为主要症状,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肛门或直肠。
症状及伴随症状
以局部反复流脓、疼痛、瘙痒为主要症状,可伴有神疲乏力、少气懒言;或大便干结、小便短赤等症状。
病因
肛痈溃后,余毒未尽,留连肉腠,创口不合,日久成漏;或因肺脾两虚,气血不足,以及虚劳久嗽,肺肾阴虚,湿热乘虚流注肛门,久则穿肠透穴为漏。
病机
一、发病
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仅次于痔,在我国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 1.67%~3.6%,发病高峰年龄在 20~40 岁,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。男性多于女性,男女之比为(5~6):1。
二、病性
有实有虚,实证多因湿热下注,虚证多因正虚邪恋。
三、病势
多自发病后,逐渐严重。
四、病机转化
湿热蕴阻肛痈溃后,湿热未清,蕴结不散,留连肉腠而为漏患;正虚邪恋久病正虚,不能托毒外出,湿热留恋,久不收口,形成漏患;阴液亏虚肺脾肾三阴亏损,邪乘下位,郁久肉腐化脓,溃破成漏。
辨证论治
一、湿热下注证
症候:肛周经常流脓液,脓质稠厚,肛门胀痛,局部灼热;肛周灼热;肛周有溃口,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腔内;舌红,苔黄腻,脉弦或滑。
治法:清热利湿。
方药: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。
二、正虚邪恋证
症候:肛周流脓液,质地稀薄,肛门隐隐作痛,外口皮色暗淡,漏口时溃时愈;肛周有溃口,按之质较硬,或有脓液从溃口流出,且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;伴神疲乏力;舌淡,苔薄,脉濡。
治法:托里透毒。
方药:托里消毒散加减
鉴别
肛瘘诊断
一、临床表现
1. 症状:
① 流脓
② 疼痛
③ 瘙痒
2. 专科检查
1)肛门视诊:可见外口,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;外口较大,凹陷,周围皮肤暗紫,皮下有穿凿性者,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瘘。低位肛瘘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索条状物通向肛内,用力按压常有脓液从内口溢出。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。
2)直肠指检:在肛管的后侧、齿线附近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,有轻微压痛,往往是肛瘘的原发性内口。
3. 分类
1)单纯性肛瘘:凡是只有一个外口、一条管道、一个内口的,都可以称为单纯性肛瘘,或称为完全漏,又称为内漏;若只有外口下连漏管而无内口者,称为单口外漏,又称外盲漏;若只有内口与漏管相通而无外口的,称为单口内漏,又称内盲漏。
2)复杂性肛瘘:是指在肛门内、外有 3 个或以上开口,或有 2 条以上管道的肛瘘。若管道绕肛门而生,形如马蹄者,称为马蹄形肛瘘。
二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
1. 碘化油造影检查
通过X线碘化油管道造影检查,可显示漏管走行、深浅、有无分支、与直肠是否相通以及与直肠周围脏器的关系等。
2. 亚甲蓝染色检查
通过从外口注入亚甲蓝稀释液,一方面可观察到直肠腔内有无亚甲蓝染色,确定是否有内口以及内口的位置;另一方面根据注入的液体量可观察管道的长度及管腔的大小。
3.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
可以发现条索状管道及内口的位置,为手术提供依据。
三、应与以下疾病鉴别
1. 肛门部化脓性汗腺炎
肛门部化脓性汗腺炎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常可在肛周皮下形成漏管及外口,流脓,并不断向四周蔓延。检查时可见肛周皮下多处漏管及外口,皮色暗褐而硬,肛管内无内口。
2. 骶前畸胎瘤溃破
骶前畸胎瘤是胚胎发育异常的无先天性疾病。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,初期无明显症状,如肿瘤增大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困难。若继发感染,可从肛门后溃破而在肛门后尾骨前有外口,但肛门指诊常可触及骶前有囊性肿物感而无内口。手术可见腔内有毛发、牙齿、骨骼等。
预后转归
经过药物或手术的治疗,绝大多数会治愈,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反复发作。
调护
1)经常保持肛门清洁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2)发现肛痈宜早期治疗,可以防止后遗肛瘘。
3)肛瘘患者应及早治疗,避免外口堵塞而引起脓液积聚,排泄不畅,引发新的支管。
参考文献
[1]朱锐,张平生,沈霖,刘建国,谢纪文,杨巍,韩晔,陆虹,张巍,胡婕.肛瘘诊治研究进展[J].中西医结合研究,2011,03:156-161.
[2]薄彪,杨凌洪,刘源,张光哲,凌光烈.肛瘘的治疗[J].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(电子版),2011,04:459-462.
[3]宗振,陈双.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进展[J].岭南现代临床外科,2012,02:155-158.
[4]杨柏霖,竺平,孙桂东.克罗恩病肛瘘的诊断与治疗[J].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2009,20:2058-2063.
[5]高煜,张文杰,殷胜利,张忠阳,金彪,李玉华.肛瘘的MRI诊断[J].临床放射学杂志,2001,01:56-58.